侧边栏壁纸
  • 累计撰写 21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9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1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信息系统与信息化

DENLEE
2022-01-01 / 0 评论 / 1 点赞 / 223 阅读 / 1,822 字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2-07-07,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的特征(信息质量属性)

  1. 精确性
    对事物状态描述的准确程度。
  2. 完整性
    对事物状态描述的全面程度,完整信息应包括所有重要事实。
  3. 可靠性
    指信息的来源、采集方法、传输过程是可信任的,符合预期。
  4. 及时性
    指获得信息的时刻与事件发生时刻的间隔长短。
  5. 经济性
    指信息的主要质量属性可以被证实或者伪造的范围之内。
  6. 可验证性
    指信息的主要质量属性可以被证实或者伪造的程度。
  7. 安全性
    指在信息的生命周期中,信息可以被非授权访问的可能性,可能性越低,安全性越高。

记忆技巧:今晚可汲(吃)劲客丸。今晚可汲(吃),精可完

信息的功能

信息的传输模型

信源、编码、信道、解码、信宿、噪声
20220225142555.png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系统的特性

总体特征

  1. 目的性
    定义一个系统、注册一个系统或者抽象出一个系统,都有明确的目标或者目的,目标性决定了系统的功能。
  2. 整体性
    系统是一个整体,元素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地排列起来系统,从而产生出系统的特定功能。
  3. 层次性
    系统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系统和元素是相对的概念。元素是相对于它所处的系统而言的,系统是从它包含元素的角度来看的,如果研究问题的角色变一变,系统就成为更高一级系统的元素,也称为子系统。
  4. 稳定性
    受规则的约束,系统内部结构和秩序应是可以预见的;系统的状态以及演化路径有限并能被预测;系统功能发生作用导致的后果也是可以预估。稳定性强的系统使得系统在受外部作用的同时,内部结构和秩序仍然能够保持。
  5. 突变性
    突变性是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的一种剧烈变化过程,它是系统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
  6. 自组织性
    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7. 相似性
    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结构、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系统具有相似性,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8. 相关性
    元素是可分的和相互联系,组成系统的元素必须有明确的边界,可以与别的元素区分开来。另外,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哲学上所说的那种普遍联系,而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联系。
  9. 适应环境性
    系统总处在一定环境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系统和环境之间总是在发生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突出特征

  1. 开放性
    系统的开发性是指系统的可访问性。
  2. 脆弱性
    这个特性与系统的稳定性相对应,即系统可能存在着丧失结构、功能、秩序的特性,这个特性往往是隐藏不易被外界感知的。
  3. 健壮性
    当系统面临干扰、输入错误、入侵等因素时,系统可能会出现非预期的状态而丧失原有功能、出现错误甚至表现出破坏功能。

信息系统

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信息化从“小”到“大”的五个层次

  1. 产品信息化
  2. 企业信息化
  3. 产业信息化
  4. 国民经济信息化
  5. 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化的内涵

  1. 信息化的主体
    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
  2. 时域
    一个长期的过程。
  3. 空域
    征集、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
  4. 手段
    基于现在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
  5. 途径
    是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
  6. 目标
    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国家级信息系统

两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一站:政府门户网站
四库: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大基础数据库。
十二金

信息化六要素

  1.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
  2. 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设施,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
  3. 信息技术应用
    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它直接反映了效率、效果、效益、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效益。
  4. 信息技术与产业
    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
  5. 信息化人才
    人才是信息化的成功之本。
  6.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信息化政策和法规、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的保障。
    20220225181618.png

记忆技巧:因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薄弱,所以是核心,需要基础来实现。将信息资源放在信息网络上,需要低层技术,顶层应用,通过人来实现,政策法规来约束保障。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大的方面(4大)

  1. 立项(系统规划)
  2. 开发
  • 系统分析
  • 系统设计
  • 系统实施
  1. 运维
  2. 消亡

小的方面(5小)

  1. 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和开发计划)
  2. 系统分析(需求分析,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3. 系统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提出系统的物理模型)
  4. 系统实施(编码和测试)
  5. 运行维护
1
博主关闭了所有页面的评论